汽車制造
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(yè)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(yè)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地方政府造車幻覺:上海行,合肥行,我也行
中國產業(yè)史上,產業(yè)政策勾勒的神來一筆車載斗量。從政府扶持,到企業(yè)成長,再到主導權交予市場的過程,新能源汽車顯然是其中之一。從極星汽車上市,看吉利集團「野心」
極星、集度加上魅族,吉利汽車的布局從“硬”到“軟”,堪稱“全能人才”。不過已上市的極星汽車率先讓我們看到了吉利“高端化”的弊端。長城「打不過就加入」蔚小理
長城汽車的當務之急是,拋棄過去重營銷、輕研發(fā)的打法,甩掉只有高利潤率的產品才做、不賺錢就砍掉的既定思維,敢于在新的領域投入研發(fā),并做好“延遲滿足”的準備。特斯拉的轍,比亞迪的車,巴菲特的鍋?
什么因素導致了特斯拉在今年上半年跌得更慘?不是資本市場不再認可特斯拉價值,而是美股本身跌得就比A股要夸張的多。「野蠻人」贏了王石,卻敗于造車
背靠華為、長安、寧德時代三巨頭,阿維塔的爭議與隱患
作為一個市場的后來者,阿維塔本身不占優(yōu)勢。如果不能較早地解決爭議點和潛在的隱患,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,或許很難分得一塊蛋糕。手機、機器人、飛行汽車……小鵬們搞副業(yè)為哪般?
機器人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,小鵬現在要做的,只是控制成本和加快商業(yè)化開發(fā)的步伐。五屏、VR、投影,「蔚小理」在智能座艙上卷起來了
對于每一家車企而言,與其追逐一味的堆料和噱頭概念的比拼,不如真正去探究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智能座艙體驗。保時捷IPO在即,超6000億估值,跨界去造兩輪了!
頂著品牌光環(huán),保時捷的跨界舉動常會受到市場的較多關注,但一旦脫離知名度,且缺乏技術等強化產品競爭力,就很難叫消費者買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