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雨傘
共享雨傘最新資訊,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共享雨傘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共享雨傘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半個月連拿兩輪,共享雨傘“漂流傘”獲千萬元Pre-A輪融資
漂流傘從2017年5月開始運營,由《非誠勿擾》女嘉賓、戀愛說創(chuàng)始人顧曼創(chuàng)立,她表示,在下一階段,團隊會加快市場擴張速度,在上海、杭州、廣州、成都、蘇州等地繼續(xù)投放500萬把傘。“要借傘”獲數(shù)百萬種子輪融資,光專利就提報了16項?
嚴飛計劃在上海鋪設1萬臺左右的設備,再逐步推向全國。要借傘面向B端和C端收費。用戶每天需繳納1元的借傘費用,據(jù)分析每人每次的借傘時間為2-3天。扣除運維成本,預計年營收將達到1000萬到5000萬。得天使投資人薛蠻子青睞,共享雨傘“春筍”再獲1200萬元融資
“春筍”創(chuàng)始人李永秋認為,相較于單車和充電寶,共享雨傘,低成本而不低頻,晴雨傘可覆蓋室內室外雙場景,可通過雨傘租賃廣告收入、雨傘定制、數(shù)據(jù)增值等方式獲得盈利。共享充電寶、雨傘、床鋪都死了,共享經濟還能活多久?
隨便共享+天使輪融資,只要共享就能拿到資本的錢,這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蒙蔽了雙眼,還是資本打錯了算盤?共享大潮下的畸形?共享雨傘的故事……
共享雨傘存有不少爭議,但還是有創(chuàng)業(yè)者認為這是有值價的行業(yè)而全力投資,主要的三大原因包括:①共享經濟大火成為機遇;②中國共享雨傘用戶規(guī)模大;③押金、租金、傘面廣告等豐富的盈利前景。大家靜一靜!共享雨傘不過是一場鬧劇,共享經濟的路也早就走偏了!
在這背后,更引發(fā)人們對共享過度的擔憂,甚至連外媒都驚動了。有美國媒體稱,或許中國正在變得共享過度,澳大利亞媒體的觀點更是一針見血:中國的共享經濟扭轉了商業(yè)模式,從中受益的是風險資本而不是大眾。別再噴共享雨傘?他拿到500萬之后說,不可能完全是公益!
創(chuàng)始人顧問表示:“完全的公益在中國是行不通的,許多夭折的公益共享項目就印證了這一點。C端免費,能抓住用戶;B端收費,企業(yè)在盈利的同時,也為合作方提供了宣傳。在廣告選擇上,我們更傾向于公益類廣告,比如可...3萬把共享雨傘7天全軍覆沒!鼓勵用戶拿回家,共享經濟從未如此像慈善
這家公司的雨傘返還率高可歸結為“當利益大于成本的時候,人就有動力去做”。但是日本人并沒有把共享雨傘當成商業(yè)來展開,如果他們知道中國的共享充電寶、共享雨傘,不返還就不退押金的模式來作實質銷售,不知他們會...明知不可為而為之?別中了共享雨傘的“套路”
其實,共享雨傘可能只是資本的一個“套路”。創(chuàng)業(yè)這種事,總有人追著風口跑尋找機會,也總有人選擇“等風來”。作為一個同樣在共享領域創(chuàng)業(yè)者,支持這個項目是必須的,因為機會就是在別人不看好中出現(xiàn)。對不起,你們被蒙蔽了雙眼,這場創(chuàng)業(yè)只是場美夢
如此看來,這些共享經濟真的有太多問題,而且這些問題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方案,共享單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,其它人又急急忙忙的搶占其它項目,這顯然不是理智之選,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愿意去淌這趟混水呢?
相關搜索